在隨州市高新區的各個社區以及自然村組,一場關于垃圾分類模式的時尚新風正在悄然改變著居民們的生活。作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隨州高新區積極探索“無廢社區”與“綠色社區”的建設路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以文明城市理念推進城市更新的深刻內涵。其中,“撤桶并點”以及“兩袋對兩桶”新模式的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標志著這一創新舉措跨入了全新“凈”界。
自2024年7月垃圾分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高新區針對相應的任務目標,按照“先易后難”的思路制定總體方案,廣泛宣傳發動、因地制宜制定個性化方案,以點帶面有序推進居民小區“撤桶并點”與設置垃圾分類亭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截止目前,轄區內54個居民小區“撤桶并點”率達90%,垃圾分類宣傳覆蓋率達80%,居民參與率達到了70%。預計在12月底,垃圾分類宣傳覆蓋率將會達到90%以上。
以機制創“新”提升
為解決垃圾分類難題,高新區垃圾分類督導小組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工作聯動“新”模式,形成社區黨組織、小區、自然村組“三方聯動”格局,合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定期與小區物業、村落委員會召開垃圾分類工作交流會,從小處著手、從細處改起,多方合力“補漏洞”。同時大力加強隊伍培訓、激勵促進以及督查引導機制,引導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社區旨在通過“1+1>2”的聯動合作機制,激發垃圾分類工作“新動能”,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以宣傳入“新”突破
加強宣傳引導,提高源頭分類意識。結合各居民小區實際情況,督導小組聯合物業管理處及自然村組干部上門發放宣傳資料,并對居民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按照“發動群眾、充分參與、自我完成”的工作思路,讓居民掌握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模式的內容、流程和要求,讓更多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在小區重要節點、密集場所醒目位置張貼生活垃圾分類倡議書及詳細、可操作的分類指引,營造“抬頭可見,就在身邊”的宣傳氛圍。
以設施建“新”基礎
加強設施配備,夯實投放物質基礎。8月以來,耀邦集團在高新區范圍內的54個居民小區及16個自然村組累計安裝兩分類指示牌300個,安裝四分類垃圾亭125個(規劃數量150個),配置240L垃圾桶1000余個,安裝智能四分類垃圾箱3套,為居民提供更為便捷、明確的分類投放設施。
以互動出“新”臺階
為使垃圾分類的各項工作切實到位,引導居民逐步實現“要我分類”到“我要分類”的轉變。高新區垃圾分類督導小組聯合物業及村委管理人員,在各個小區依次開展每周一次的常態化垃圾分類宣傳互動活動,通過讓居民輕松愉悅的參與到垃圾分類趣味游戲、有獎競猜、分類體驗等活動中來,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同時還能感受到實現健康生活需要時刻關注環保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認識到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引導居民精準分類、精準投放,切實提高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主動養成環保習慣。
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是一項具有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的工作,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隨州高新區將持續強化統籌、提升工作成效、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在具體行動上,做實前端分類環節,做優中端運輸環節,做強末端處理環節,加大宣傳力度,不斷完善共治格局,以垃圾分類“小切口”推動社會文明實現“大提升”,以實際行動共建美麗隨州。